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後天就是聖誕節了,平時沒有時間陪寶寶的家長,可以趁這個機會,帶寶寶出去好好玩耍一番了。可雖說冬天有時涼颼颼,但現在已經是呈現暖冬情況,景色宜人,

(這點老實說對地球應該不是件好事吧)同時冬天空氣比較乾燥,粉塵較多的季節,對於易過敏的人群,可不是什麼好事。

 尤其是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較薄弱的小寶寶,在這個時候出門,最容易引起嬌嫩皮膚的不適,因為在夏末秋初的時候,過敏性體質的寶寶,由於吹到冷風空氣,接觸到粉塵、霧霾、花粉等刺激,發生紅斑、風疹、咳嗽、腹瀉等過敏症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。

  那麼,寶寶什麼情況下算是過敏呢?過敏家長應如何預防和護理呢?

  寶寶在什麼情況下算是過敏

 

  1、皮膚和粘膜方面

  患過敏性皮炎、濕疹、或蕁麻疹的寶寶,皮膚可能會出現粗糙或紅腫的情況,隨著症狀的加重,還可能會出現瘙癢等症狀;患過敏性鼻炎的寶寶,經常會出現揉鼻子、打噴嚏、摳鼻子、流鼻涕、鼻塞等表現;患過敏性結膜炎的寶寶,會表現出眼睛紅腫、畏光、流淚、多分泌物等症狀。

  2、呼吸系統方面

  寶寶會出現咳嗽、喘息、呼吸急促、喘不上氣等表現,在發病前1~2天,還會出現鼻癢、流鼻涕、揉鼻子、咳嗽、打噴嚏等表現。

 

  3、消化系統方面

  如果寶寶吃了過敏的食物,便會出現口唇髮乾、面部潮濕、腹瀉腹脹、睡眠不安等症狀,隨著病情的加重,也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食慾,出現厭食等症狀。

  4、神經系統方面

  患病的寶寶會出現頻繁眨眼、聳鼻子、張嘴,甚至出現聳肩和抽肚子的症狀,嚴重時,寶寶還會出現眼睛上翻、清嗓子、嗓子有怪聲等。

 

寶寶過敏應如何預防

  1、建議媽媽定期將寶寶的寢具衣物用70℃以上的高溫清洗殺菌,並在陽光下暴晒;不要使用地毯、填充式家具或玩具;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0%以下,以控制塵蟎和黴菌的生長;並要做好家中的清潔。

  2、盡量不要讓寶寶接觸到太過刺鼻的氣味或空氣,例如油煙、油漆、香水等,如果外出時,最好給寶寶帶上專用的立體口罩。

  3、家長可每天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地方,做做運動,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。還可以給寶寶服用益生菌、維生素等增強免疫力的補充劑,預防過敏的發生。

  4、母乳含有多種抗體,可增強寶寶的抵抗力,所以建議最好能夠純粹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,這樣也能降低過敏的發生機率。

  5、在給寶寶製作輔食時,最好避開海鮮等易引發過敏的食物,哺乳期的媽媽也應當忌口。

  寶寶的健康,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,所以為了更好地呵護寶寶,在出行前,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好這些預防哦。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記者施芝吟/台北報導】冷氣團報到加上空汙,敏感族群陷入重度過敏危機!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醫師巫漢盟說,長期處於空氣污染中,會加重日後過敏發作的嚴重性和頻率,提醒民眾,出門要戴口罩,可以多吃深色蔬菜、水果,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、C、D,運用天然食材預防過敏。

巫漢盟指出,空污引發的敏感反應,雖然是人體防禦機制,但可能讓原本對人體無害的冷刺激、塵蟎、黴菌過敏症狀加重,身體免疫走向反應趨於劇烈,產生比過去更頻繁、更持久的打噴嚏、流鼻水等發炎症狀。尤其此時民眾常誤以為過敏加重是因為氣溫變化,只選擇加強保暖或放任不管,也讓冬季過敏就診人數增加2到3成。

他表示,有過敏體質的人,免疫系統容易太過「神經質」,反應過於激烈。尤其在冬天在冷空氣刺激下,本來就是過敏發作的高峰期,使得大家忽略空汙對免疫系統造成的傷害。

根據環保署統計數據,中南部一年每2天就有1天處於「對敏感族群不健康」的空氣污染中 ,即便北部每年12月到隔年5月,每10天也有2天以上是敏感警戒 ,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,對過敏民眾的健康是一大傷害。

巫漢盟說,多數敏感族群在空氣品質不佳的時候,會選擇不出門或出門戴口罩應對。要做到100%全面防護,必須積極穩定身體免疫平衡,避免免疫系統走向劇烈,產生重度過敏反應。

他建議,可以多吃深色蔬菜、水果,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、C、D,運用天然食材預防過敏。同時,適時吃益生菌,如LP菌、NCFM菌、LGG菌等,讓好菌定殖於腸道,阻止過敏原從腸道入侵;亦可抑制引發過敏反應的免疫細胞TH2活性,提升制衡的免疫細胞TH1活性,藉此來平衡原本對過敏原過度反應的體質,降低發作時的強度。 

 

益生菌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益生菌產品近年來商機龐大,有業者拿「糞腸球菌」以及「屎腸球菌」作為食品原料。不過,衛福部食藥署在19日預告,將限制「糞腸球菌(Enterococcus faecalis)及屎腸球菌(Enterococcus faecium)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」草案,將進行為期60天的預告評論期,以蒐集各界意見。

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為腸球菌屬(Enterococcus)的主要菌種之一,過去曾被歸類為益生菌,不過,經查目前國際上針對腸球菌屬的管理現況,皆沒有繼續將它們歸類為益生菌,所以食藥署要讓腸球菌的管理與國際接軌,也為了保障民眾健康考量,擬定預告草案,將自中華民國107年7月1日起(以製造日期為準),限制「糞腸球菌(Enterococcus faecalis)」及「屎腸球菌(Enterococcus faecium)」不得再供為食品原料使用。

食藥署表示,在正式發布施行後,如果屆時經查獲食品使用的原料,不符合前述規定者,違者得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8條規定,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。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美國最新研究公布,每天攝取一份綠葉蔬菜,或許可在老年避免記憶力衰退,讓頭腦更加年輕。

根據法新社報導,發表在「神經學」(Neurology)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,年長者攝取綠葉蔬菜與否的差異非常驚人,攝取綠葉蔬菜的年長者,等同年輕了11歲。

這份研究追蹤960名平均81歲的年長者,平均追蹤將近5年,他們參與研究之前都沒有失智問題。參加者會填寫問卷,問卷詢問他們吃菠菜、高麗菜、葉牡丹和萵苣等特定食物的頻率;他們每年也會接受一次思考與記憶力測驗。吃最多綠葉蔬菜者,每天平均攝取1.3份,吃最少的則平均攝取0.1份。(一份約為半杯烹煮過的蔬菜)

研究指出,每天至少攝取一份的人,與從未或很少吃這些蔬菜的人相比,記憶與思考力測驗退步的速度較慢。研究執筆人、芝加哥魯希大學醫學中心(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)人員莫里斯(Martha Clare Morris)說:「每天在飲食加入一份綠葉蔬菜,或許是促進腦部健康很簡單的方式。」

此研究是根據調查回覆狀況,因此無法提供因果關係,但研究人員說,數據提供了健康飲食與健康老化有關的進一步證據。

美國最新研究公布,每天攝取一份綠葉蔬菜,可避免記憶力衰退。(法新社資料照)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代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,加之日常飲食的不規律,使得很多人腸胃都或多或少有所不適。腸胃不好讓很多人苦不堪言:便秘、消化不良、腹瀉、口臭……或許你以為這只是平時吃東西不注意引起的,其實,腸胃不好很有可能是你的體內益生菌失衡發出的信號。

什麼是益生菌?什麼樣的人適合益生菌?

我們經常聽到益生菌這個詞,但其實大部分人對於益生菌並不了解。益生菌被稱為人體的“特種部隊”,正常成人體內,腸道內的細菌有1000多種,益生菌能夠幫助人體抵禦病菌,促進人體營養物質的吸收,產生人體所需營養物質,同時提高人體免疫力,對於改善調理腸道尤為有效。家住市北區的李先生多年來一直飽受便秘痛苦。上半年兒子買了益生菌,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李先生開始每天食用。如今不僅便秘消失了,免疫力也提高了很多,甚至很少感冒。 對於益生菌選購也一定要選擇有保障的品牌。

腸胃不好、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每天吃一份益生菌,持續一個月,比起不用的人們,可有效的將腸胃功能調理正常。 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小兒科診間,很多父母都會問:「吃益生菌可以解決小孩的過敏問題嗎?」面對父母的提問,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總會如此回答父母:「理論上有效,但每個人腸道需要的菌種不同,所以很難推薦要吃哪個菌種。」

他進一步指出,吃益生菌確實可以改變腸道菌相,讓免疫系統的反應變好,但它最大的問題是,人體腸道菌種太多,每個人的腸道需要的菌種不同,必須找到可以與原本腸道菌叢共生的好菌,才能平衡免疫系統。

吃錯益生菌 再多也無效
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吃益生菌有效,有些人吃卻沒效的原因。被日本稱為益生菌之父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兼任教授許清祥也持同樣的看法,過去研究都發現,吃益生菌可以讓免疫功能變好,但並不清楚,為何有人吃了特別有效,有人吃了不但沒有效果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
近幾年,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,人體免疫系統複雜龐大,就像一個架設完整的網路系統,雖各自獨立但也相互牽扯影響,許清祥強調,益生菌雖然可以改變免疫系統,但每個人的基因不同,所需的菌種也不同,因此如果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菌種,花再多錢、吃再多也無效。

人人都想提升免疫力,事實上,提升免疫力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容易,專研免疫疾病的成大醫院臨床醫學中心主任謝奇璋強調,腸道菌種在免疫系統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,它具有調控的功能,讓免疫系統處於平衡狀態,不致因為失衡而引發各種疾病。

腸道菌種會因為生活習慣、飲食而改變,經常熬夜、壓力大、嗜吃高油脂、高糖食物的人,腸道菌相大都是壞菌多於好菌,此時壞菌就會趁勢作亂,間接影響免疫系統。

謝奇璋表示,當腸道內充滿壞菌時,補充好菌可恢復免疫系統的調控功能,進而治療疾病。

找到適合自己腸道的共生菌

要增加腸道益菌看似簡單,其實工程非常浩大,謝奇璋說,首先得先找到與自己吻合的共生菌,不然盲目花錢買益生菌來吃,不但無效,還可能因而造成免疫系統的紊亂。

研究免疫多年的許清祥則表示,現在可以透過抽血進行配對,找出和自己腸道吻合的共生菌,已有不少名人用這種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益生菌,讓免疫系統變健康。

雖然民眾可透過抽血配對找到屬於自己的益生菌來調整免疫力,但要靠吃益生菌來「治療」疾病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。許清祥進一步強調,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配對找出適合自己的益生菌,除非罹患癌症或是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,才會有這種需求,建議一般民眾,透過飲食調整,如少吃紅肉、多吃蔬果等方式,也可以讓腸道有好菌。

文章標籤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水、牛奶、果汁、咖啡或其他飲料,到底該怎麼喝,才是最正確的選擇?才能對身體有益,又不用擔心會增胖?以下是《哈芬頓郵報》,針對不同情境,提出的飲料建議,相當值得參考。
◎如果要增加肌肉,可以喝牛奶:牛奶含有乳清蛋白以及酪蛋白,可促進肌肉組織的生長。

◎如果要減重,可以喝綠茶或葡萄柚汁:綠茶和葡萄柚汁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,有助於減重。

◎如果要修補身體,可選擇白開水/巧克力牛奶/運動飲料:運動完之後,可多喝白開水,補充水分;或是喝巧克力牛奶,裡面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,可修補因為運動而受損的肌肉組織;若運動時間長,喝運動飲料除了補充水分外,還可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能量。

◎跑完步之後,可以喝白開水/純酸櫻桃汁/椰子水:喝水是為了補充能量,純酸櫻桃汁有助於修補肌肉組織,而椰子水就如同天然的運動飲料,熱量不高,也適合跑步完後飲用。

◎如果有咳嗽,可以喝蜂蜜水:蜂蜜具有止咳的效果,而且研究發現,效果比咳嗽糖漿還要好得多。

◎如果精神不濟,除了咖啡之外,其實白開水也有助於消除肌肉疲勞,恢復精神。

◎如果要幫助消化,可以喝白開水或花草茶。

◎如果腹脹,可以喝蘇打水:你可以在一杯白開水裡加入一湯匙的小蘇打粉,或是選擇喝益生菌飲料。

文章標籤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工作壓力讓你喘不過氣嗎?辦公桌上的報表堆積如山、行事曆寫滿了應酬時間、提案的日子一天天逼近,卻沒有任何靈感……。別忘了,越是焦慮的時候,越要吃得健康。國外研究發現,優格和腰果等四種食物可以對抗壓力,幫助你工作更有效率!

為了盡快完成手邊工作,許多籠罩在壓力中的上班族,很容易透過吃麵包、泡麵、餅乾等不利健康的食物,隨意當作一餐。但是,吃進去的食物不只影響生理機能,也會左右你的心情,因此越煩躁的時候,越要選擇健康食物,才能幫助身體戰勝壓力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《CNN》的報導指出,以下四種食物有助於對抗焦慮,幫助舒緩心情。

 

1.益生菌優格

 

你知道嗎?人體腸道中的細菌也會造成壓力。事實上,腸道的神經系統和大腦活動息息相關,兩者之間會對彼此發出訊號、互相影響,而當大腦釋放出「壓力太大」的訊息後,可能就會導致腸胃發炎等症狀。反之,腸胃環境不健康,也會影響大腦活動,導致出現負面情緒。也就是說,保護腸道細菌生態,才能有效對抗壓力。

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在36名健康女性身上做了一個研究,發現攝取優格當中的益生菌,可以減緩大腦在情緒、壓力方面的活動,有助於舒緩心情。

2.火雞胸肉

富含蛋白質的火雞肉中,含有一種左旋色胺酸,負責調節飢餓、快樂、幸福的感覺,並且有穩定情緒、安定精神的作用。

一項發表於《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》期刊(Journal of Psychiatry & Neuroscience)上的研究做了一個實驗,透過性格測驗,篩選出個性比較好辯的一群人作為受試者,再讓他們連續15天服用左旋色胺酸或者安慰劑(placebo)。結果,連受試者身邊的夥伴都發現,有服用左旋色胺酸的人性格變得比較溫順。

也就是說,需要鎮靜安神的民眾,不妨適量攝取富含左旋色胺酸的食物。除了火雞肉,堅果、種子、豆腐、魚類、燕麥、豆類、蛋等高蛋白質食物都可以試試。

3.腰果

腰果是一種富含鋅的堅果,30公克的腰果就能滿足每天11%的鋅建議攝取量,而這種礦物質可以幫助降低焦慮,是對抗壓力的好幫手。

《營養與新陳代謝知識》期刊(Nutrition and Metabolic Insights)上的一個研究顯示,被診斷出易怒、無法專心等焦慮症狀,同時又缺乏鋅的病患,在服用鋅的補給品8周之後,焦慮情況大幅下降了31%。

因此,適量食用腰果以及牡蠣、牛肉、雞肉、優格等富含鋅的食物,有助於改善焦慮心情。此外,營養豐富的腰果還含有Omega-3脂肪酸和蛋白質,很適合當作上班族的小點心。

4.牛奶

維生素D有助於創造幸福快樂的感覺,因此添加維生素D的強化牛奶,就是一種不錯的抗憂鬱飲品。牛奶之外,鮭魚、蛋黃、強化麥片也都含有維生素D。

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兒童健康研究所(London's UC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)針對5966名男女,做了一個長達50年的研究,發現維生素D攝取不足,會增加罹患恐慌症和憂鬱症的機率。攝取充足的維生素D,可以幫助你輕鬆面對生活壓力。

以上四種食物在生活中都很容易取得,也很適合當作正餐之間的小點心,不但能解饞,還能減少緊張和焦慮,讓生活更快樂。民眾不妨適量攝取,讓自己越吃越開心!

文章標籤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呼吸對一般人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動作,也是維持生命的基本要素,但不少患者卻深受過敏所害,無法好好呼吸。即使與性命無關的過敏性鼻炎,患者卻得忍受流鼻水、打噴嚏、鼻塞等困擾,頭暈腦鈍;而氣喘患者常會感到很喘、呼吸困難、咳個不停,甚至有致命的危險。該怎麼擺脫過敏性鼻炎與氣喘,才能暢快呼吸?

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……過敏性鼻炎,饒了我吧!

天氣冷,不少人一起床就連打好幾個噴嚏,甚至還經常流鼻水、鼻塞,對於自己經常感冒,感到困擾不已,但這些症狀很可能不是感冒,而是過敏性鼻炎所致。

鼻炎可以分為過敏性鼻炎與非過敏性鼻炎兩大類,其中過敏性鼻炎指的是因接觸到過敏原後引起的鼻黏膜發炎。

當過敏原進入具有過敏體質者的鼻黏膜後,與鼻黏膜內肥大細胞表面的IgE抗體結合後,即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多種發炎物質,如組織胺、血清胺等,造成鼻子發炎, 患者會出現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、鼻子癢等症狀。

根據統計,小孩子出現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約是二至三成,成人也有四分之一左右,而且它的盛行率還在逐年增加中。雖然過敏性鼻炎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,卻會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、課業表現和工作效率。

體質及環境中的過敏原都很重要

引起過敏性鼻炎的原因中,體質及環境中的過敏原都很重要,且可發現家族性的現象,即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也常有過敏性鼻炎。據研究,父母其中一人若有過敏性鼻炎,子女日後出現過敏性鼻炎的機率,是父母都沒有過敏性鼻炎者的四倍。至於引起過敏的基因一直有新的研究報告出來, 目前尚未有定論。

此外,如果1、2歲時曾發生食物過敏,或是異位性皮膚炎,意謂患者有容易過敏的體質,4歲以後出現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機率也會增加。在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中,性別的差異並不顯著。

塵蟎是最常見的過敏原

吸入性過敏原是引起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原因。在台灣,最常見的過敏原以塵蟎居首,其次是家中的動物、昆蟲或植物。戶外的過敏原則包括黴菌和花粉。

除了過敏原之外,空氣污染物,例如,香菸、汽機車廢氣、柴油引擎廢氣、臭氧、氮氧化物、二氧化硫等,也會導致過敏性鼻炎或使過敏性鼻炎惡化。有些藥物,例如,阿斯匹靈或其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,也會誘發過敏性鼻炎。

你是哪一類過敏性鼻炎?

過敏性鼻炎可區分為間歇性與持續性兩大類,其中又各可分為輕度與重度兩種,此分類可以做為用藥時的參考。

間歇性過敏性鼻炎是指一周出現症狀的時間在4天以內,且持續不超過4周;相對地,若一周的症狀超過4天,且持續時間長達4周以上,即屬於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。

除了以時間長短進行分類外,還可以症狀嚴重度區分,若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、鼻子癢等症狀,已嚴重到足以影響白天的活動與夜晚的作息,就屬重度的過敏性鼻炎;如果日常生活並不受到症狀影響,即屬輕度。

是感冒,還是過敏性鼻炎?

過敏性鼻炎會出現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等症狀,與感冒極為類似,但還是可以從症狀中發現兩者的差異。

感冒除了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之外,還可能出現發燒、喉嚨痛、咳嗽、倦怠、活動力變差等表現,但過敏性鼻炎除非合併鼻竇炎,否則不會發燒,也很少出現喉嚨痛、活動力下降等情形,兩者不同。且過敏性鼻炎患者容易在清晨出現打噴嚏、流鼻水等症狀,鼻涕多為清澈水狀;若是黃綠色濃鼻涕持續出現5天至一星期以上,甚至伴隨發燒,或口臭很重,兩頰或前額脹痛,則考慮併發鼻竇炎。

除了從症狀判斷,臨床上會再輔以理學檢查。如果是單純的感冒,喉嚨可能會紅腫,鼻黏膜也偏紅;但若是過敏性鼻炎,喉嚨並不會太過紅腫。此外,由於過敏性鼻炎是慢性疾病,會反覆發生,患者的症狀如果已經持續數周,也可做為判定是過敏性鼻炎而非感冒的重要參考。

一旦從症狀和鼻喉部的理學檢查,判定可能為過敏性鼻炎後,醫師會視狀況決定是否需進行過敏原的檢測。檢測過敏原有抽血和皮膚測試兩種方法。抽血可得知特定過敏原的IgE抗體濃度是否有上升的情形;皮膚測試則是將過敏原萃取物直接與皮膚作用,再依皮膚局部發炎紅的情形加以判讀。最普遍的皮膚測試方式是皮膚戳刺測試,把一小滴過敏原萃取物滴在皮膚上(通常在前臂),再把該處皮膚用刺針刺一下,10~15分鐘後再測量皮膚腫脹的面積。但因做皮膚測試必須先讓患者停藥,目前臨床上較少運用。

先以藥物治療症狀,必要時手術

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及避免過敏原。如果是間歇性或是症狀輕微者,只需治療到症狀緩解即可。有些患者甚至未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,而在幾天後自動痊癒,患者甚至會以為自己是斷斷續續感冒,這類患者以青少年和成人為主。如果是5~10歲的小朋友,多屬於持續型,且一定會有幾天很不舒服。

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,則需要每天服藥,若是輕度的過敏性鼻炎,可採用噴劑或是口服的抗組織胺,改善打噴嚏、流鼻水和鼻子癢的症狀。但抗組織胺對鼻塞的效果不佳,若有鼻塞現象,則可採用局部類固醇滴劑、局部血管收縮劑、局部肥大細胞穩定劑 (chromones) 或口服抗白三烯素,改善鼻黏膜之充血、腫脹。

早期的抗組織胺,使用時容易有嗜睡、口乾舌燥等副作用,但新一代藥物的副作用已經明顯減少,不會影響日常作息。若只是單純的過敏性鼻炎,也可考慮採用鼻噴劑,副作用會比口服藥物更少,但如果合併過敏性結膜炎,滴過敏眼藥水之外仍可加上口服抗組織胺藥劑,則可一併改善眼睛的症狀。

如果患者的症狀較為嚴重,除了抗組織胺之外,還要再加上含有類固醇的鼻噴劑,患者大約要持續治療一至兩個月後,再逐漸減輕藥物,且徹底改善過敏原的存在,才可望好轉。

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以藥物為主,且要避免環境中的過敏原,但若仍無法獲得改善,則可考慮手術。鼻塞是過敏性鼻炎中最惱人的症狀,鼻塞嚴重者可接受下鼻甲切除手術,因為下鼻甲肥大,或是合併鼻息肉、鼻中膈彎曲,都會加重鼻塞的症狀。

減敏療法可望幫助患者痊癒

經由適當的治療後,約有七至八成的患者都可獲得緩解,即使患者的過敏性鼻炎持續到青少年,甚至成年,但症狀都會獲得改善。但要根治並不容易,過敏性鼻炎根治的比例不超過三成。真正可以改變病程的是減敏療法,例如對塵蟎過敏者,可以皮下注射低劑量的塵蟎萃取物,讓身體產生免疫的耐受性。

雖然減敏療法可望達到痊癒的目標,但皮下注射初期一周需注射一次,之後雖可逐步拉長時間到一個月一次,且極低的比例可能出現全身過敏反應,引起急性且具有潛在致命性的過敏性反應,包括過敏性休克等,接受度並不高。目前國外正研究以舌下滴劑方式進行減敏療法,希望改善現行治療方式的不便。

除了減敏療法之外,如果患者在過敏原測試中,顯示只對某一種過敏原有反應,且此過敏原很罕見,患者只要避開過敏原即可不再發作,達到根治的目的,但如果是環境中很難避免的過敏原,想要根治過敏性鼻炎就很難了。

避免過敏原 減少刺激物

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而言,除了視病情的嚴重度,接受藥物治療外,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觸過敏原,平日要多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,了解哪些情況比較容易誘發過敏的發生。

要減少過敏原,首先要減少家中的擺設,不用的物品盡可能清除乾淨,以免堆積灰塵;勿用地毯或厚重窗簾, 寢具宜兩周以熱水浸泡清洗或先用烘衣機烘10分鐘再清洗,或是採用防蟎寢具。若小朋友對貓狗毛過敏,家中最好不要養貓狗。儘量保持環境濕度50~60度,必要時使用除濕機、空氣清淨機並注意濾網的更換;居住處若過於潮濕,容易滋生黴菌和塵蟎,小朋友盡量避免玩絨毛玩具。

對於有過敏體質者而言,過敏原是導致過敏發作的因子,但有些刺激物則讓已經出現過敏反應的呼吸道更加不舒服,包括:變化過大的溫度或濕度、燒香、二手菸、油漆味、香水,或是都市的空氣污染等。

有些病人會覺得自己的過敏反應不易緩解,主要就是因環境中存在太多刺激物,平日應避免接觸這些刺激物,例如不要抽菸;冬天外出時宜先暖身,戴口罩,圍圍巾,避免直接接觸冷空氣,以免呼吸道受到太大的刺激。

過敏性鼻炎雖然不致於對生命產生威脅,但卻是相當惱人的疾病,除了藉由藥物緩解症狀之外,本身的自我照護更不能輕忽,唯有讓自己盡可能避開敏原,減少刺激物的接觸,才能不讓過敏性鼻炎常常找上門。

文章標籤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食用油風暴衝擊食品業,經濟部長杜紫軍昨在立法院備詢時坦言,九月、十月爆發強冠香豬油染餿和頂新食用油摻飼料用油後,估內銷已損失一百多億元、外銷損失二十二億元,包括中國、日本等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禁止台灣部分食品進口,國內食用油、工業用油及飼料用油本周六起將分流管理。

 

 

政府應協助店家求償

 

經濟部長杜紫軍表示,包括中國、日本、澳洲、香港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紐西蘭、越南、智利、荷蘭及菲律賓十一個國家和地區,禁止台灣部分食品進口。至於食品GMP(良好作業規範)制度,經濟部正委託民調公司針對GMP存廢進行民意調查,並同步研擬退場機制,預計月底完成後對外說明。 
立委丁守中、陳明文昨質詢指黑心油風暴,從源頭開始就出問題,是政府沒把關造成的,台灣是美食王國,食用油風暴會引發倒店潮,成為食品亡國,但政府至今還未針對下游店家提出理賠機制,協助店家向廠商求償。 
衛福部次長許銘能說,衛福部至今還在清查,過程只要有問題,都會要求廠商預防性下架,不下架的已重罰。經濟部長杜紫軍說,行政院會找科技政委來督導食安辦公室。經濟部、衛福部及農委會也已啟動進口食用油的管控及追蹤。 
杜紫軍表示,本周六起食用油、工業用油及飼料用油開始分流管理,在進口台灣時都須經主管機關許可,海關才會放行,進入台灣後每一段的銷售都要申報,再由經濟部、農委會及衛福部分流管理及後續追蹤。

 

文章標籤

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